侠盗新迷
![]()
style="color: #000000; --tt-darkmode-color: #A3A3A3;">新疆率先试点“无限制就业”新政!今日独家获悉,和田、乌鲁木齐等地国企已吸纳32名刑满释放人员及纹身青年上岗,最高月薪达8500元。这项被称为“社会融入工程”的改革,如何打破就业歧视坚冰?
一、新政落地:法律破局与国企担当
2025年新疆人社厅联合国资委出台《特殊群体平等就业实施办法》,明确两项突破性规定:- 消除前科歧视:除危害国家安全罪外,刑满释放人员可平等参与国企招聘;
- 放宽仪容限制:非面部纹身、无违法犯罪关联的刺青不影响入职。
政策实施首月,新疆阳光城投、特变电工等7家国企开放132个岗位,涵盖技术工、文员等职位。
二、就业样本:从“边缘人”到“新工匠”
- 刑释人员逆袭:曾因经济罪服刑5年的李某,通过公开竞聘成为和田县疆润水务公司水电工,月薪6200元,“现在下班能抬头走路了”;
- 纹身青年转型:乌鲁木齐90后张强手臂纹身,凭借计算机特长入职国企信息部,负责智慧水务系统维护,“公司只看能力不问过往”。
试点企业反馈:特殊群体员工离职率仅3%,低于普通员工8个百分点。
三、机制保障:严管与帮扶并举
- 背景筛查:公安部门联网核查犯罪记录,排除涉恐、涉黑等敏感人员;
- 技能培训:国企联合职校开设3个月定向技能班,结业即上岗;
- 心理辅导:每周一次职业心理咨询,预防二次犯罪风险。
四、社会热议:包容与争议并存
今日调研显示,72%网友支持新政,认为“给犯错者重生机会”;28%担忧安全隐患。法律专家指出,《刑法》第七十六条明确刑满人员权利平等,国企试点具有示范意义。结语:从“社会包袱”到“人力资源”,新疆正探索就业公平新路径。今日发起#就业包容度大讨论#,已有4.6万网友参与投票,点击查看新疆国企招聘新政完整名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