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一块石头,凭什么让人排队掏钱?
和田玉珠串把“耐磨、不褪色”写进广告,背后算盘打得响:年轻人怕麻烦,老人怕掉色,一句“戴十年不变”直接戳心。
商家把选料、雕刻、打磨拍成短视频,镜头扫过老师傅的皱纹,暗示时间成本,让你觉得值。
数据说,2023年线上和田玉销量涨三成,主力是25-35岁女性,她们买的不只是石头,是“我懂文化”的身份牌。
送礼场景更绝,一句“以玉寄情”把价格标签藏进情感里,收礼的人想退都找不到理由。
老手艺搭新渠道,直播间里“限量十串”倒计时,把稀缺感拉满。
可和田玉真能永不褪色?
检测报告只写“天然矿物”,没提日常磕碰会留下划痕。
商家不讲的,是佩戴半年后的微裂和失光,得靠保养油续命。
文化故事越动听,越要冷静:买的是体面,还是安慰?
花几千块买块石头,到底是它陪你,还是你供着它?举报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