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田间 进市场 讲变化——“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”大型采访活动聚焦和田发展成

和田 更新于:2025-09-16 15:55
  • 驼峰82

      地区融媒讯(记者 萨伊普乃再尔 杨祝)9月13日,“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”大型集中采访活动在和田持续开展。由中央、对口援疆省市及自治区媒体组成的采访团,用文字和影像记录和田70年来的发展变迁与群众的幸福生活,深入探寻当地乡村振兴、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鲜活实践。

    采访团走进稻香村。萨伊普乃再尔 摄

      迎着明媚阳光,采访团成员走进和田县百和镇稻香村。曾经,这里被沙丘包围,土地贫瘠,村民生活艰难。如今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步伐持续加快,稻香村通过土地流转与资源整合,发展规模化农业,昔日零散地块变为连片稻田,稻浪翻滚间满是丰收气息。文旅融合更让村庄焕发新活力,依托田园风光与民俗文化打造的田园综合体里,整洁道路旁是特色民居,家家户户的庭院改造成温馨民宿或手工艺品小店。

      “这里原是沙丘,靠土地流转和文旅融合,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。”讲解员介绍道。游客在此可赏田园美景,还能体验打馕、织地毯等民俗活动。借助北京市援疆资金支持,村内人居环境与基础设施显著改善,成立的设计公司开发文创产品,经媒体宣传后知名度提升,年接待游客量大幅增加,村民人均纯收入显著提高。稻香村从贫困村蜕变为乡村振兴典范,成为众人向往的“诗与远方”。

    采访团成员在田间地头用镜头记录打馕过程。萨伊普乃再尔 摄

      随后,采访团来到和田玉都城和田玉交易中心。作为“国玉之都”和“玉石之路”中心,和田见证了东西方贸易的繁荣过往。交易中心内,从原石到精美玉雕的各类和田玉制品琳琅满目,这里既是交易市场,更是中华玉文化的展示平台。工作人员表示,中华玉文化在新疆历史悠久,和田玉不仅是珍贵玉石,更承载着各族人民的智慧与情感,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      采访团成员详细了解和田玉鉴别知识、开采历史与雕刻工艺,感受玉石文化的深厚底蕴,了解玉产业发展现状。如今,和田玉产业已形成勘探、开采、公盘交易、生产加工、销售及旅游观光的全产业链,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
    采访团成员了解玉石交易情况。萨伊普乃再尔 摄

      夜幕降临,采访团探访了有“新疆最美夜市”之称的和田夜市。灯火璀璨的夜市里,人头攒动、美食飘香,炭火上的烤羊肉串滋滋作响,烤蛋、肚包肉、烤馕、酸奶粽子、米肠子、面肺子等特色小吃让人垂涎。

      除了美食,歌舞表演将氛围推向高潮,热情的舞姿与欢快的旋律尽显活力。和田夜市不仅是美食天堂,更是文化传承与多元融合的缩影——不同民族的商户经营特色美食、展示民族文化,各地游客在此交流互动。

    和田夜市诱人的烤鸽子。萨伊普乃再尔 摄

      据地区商务局负责人介绍,2024年冬季,夜市日均接待游客约3000人次,夏季最高达2万人次,年均约6000人次,全年营业收入约6000万元。和田夜市既是文旅融合的亮丽名片,也为经济发展、群众就业注入强劲动力。

      “我在夜市卖了9年粽子,月收入大概5000元,虽然不算多,但稳定的收入让我越来越有底气。”摊主迪丽娜尔·阿卜杜杰力力说。

      结束一天的采访,大家并没有闲着,赶紧回到住处撰写稿件、剪辑视频,将和田的发展故事呈现给读者、观众,续写和田的发展新篇。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